更新时间:2025-10-05 04:04:32
看完影版的《长安的荔枝》,喉头像堵了团水泥。不同于原著文字的书写留给人更多遐想空间,荧幕上具象的画面更有代入感,我们目睹了李善德一夜间黑发变白,衰老的痕迹像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罗住这个老实人。编剧似乎给了他一个还好的结局,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,安禄山叛变,长安沦陷,无数人丧生于战火中,他同妻女流放于岭南还保了一条命。
但影片结束后我一直在想,李善德还可以坚持什么呢?
他不是陶渊明式的人物,他自幼有报国为民的理想,也是因此参加科考做了官。他想做一个好官,想为百姓做好事,还想在长安给妻女置办家宅,体体面面地生活。
他是个老实人。我想无论在哪个时代“老实人”这个称呼都不会是完全褒义。他在官场勤勉做官,听不懂言外之意,不理解弯弯绕绕,同僚将多余的工作推脱给他,他也只是笑笑接受。或许这点和他“理工生”的身份有点互文的意味,他所学的是算数,信奉的是逻辑,而现实中虚与委蛇的人情世故往往不讲逻辑。
一切结束后,李善德独自在荔枝树下吃荔枝。荔枝很贵,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,赔上他的半生前途和若干人命,他只一个接一个挥霍似的吃;荔枝很甜,他却吃得泪流满面。
长安陷落了,他所坚持的信仰也陷落了。原来自己所坚信的,只消上层人挥一挥衣袖,锦绣宫殿皆付尘土。
我们难以苛责他未把信仰放在自己身上。他比很多人都坚定,否则也不会跋涉到岭南想办法运鲜荔枝,试图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事;也不可能在事成后还冒着生命危险去找杨国忠对峙。他是个小人物,身世阶级财富都远远不及那些人上人,但他有自己信奉的一套准则,孰是孰非,孰正孰邪,这些东西是他可以用生命捍卫的。
但这一切都在长安陷落后无意义了。没有人否定他的信仰,如果有,像杨国忠那样的人,李善德还可以在他刀下誓死抗争;但正是因为没有,一切都没有意义,一切也都不重要了。比反抗失败后的灭亡更悲惨的是从来不曾存在,没有人在意,也无从记起。
我想李善德知晓灭国的原因,当他看到权贵们不顾百姓榨取私利、民众流离失所时,他就明了了。这样的国家,有再多贤能的人也无用。曾经他以为自己能做浩瀚海洋里翻涌的波浪——虽渺小但仍有推波助澜之效;现在他明白,他只是无数被巨鲨卷入腹中的鱼虾之一,任凭他怎么蹦、怎么呼号,都无济于事。就像他历尽千辛万苦险些丧命送到的荔枝,最终却无人问津。
所以李善德还能坚持什么呢?他前半生所坚持的皆无意义,到头来不如做一介乡野村夫,每日在园子里除除草,晒晒太阳逗逗狗。
个体依附于时代,当时代荒诞不经,个体也飘摇如浮萍。我想这是这个故事里最大的悲剧所在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这部剧的几个问题
【倚天屠龙记之天下霸主】第一章:芷若藏刀,无忌设局长江之畔,烽烟暂歇。明教义军与元廷主力隔江对峙,局面诡谲。自光明顶一役后,张无忌虽身负乾坤大挪移与九阳神功,登顶武林之巅,更被教众推举为代教主,权倾一时,但他心中深知,真正的博弈,才刚刚开始。夜色如墨,张无忌独立于教主书房,指尖划过一幅巨大的中原舆图。烛火摇曳,映照着他那张继承了李连杰版特色的、俊朗中带着一丝深沉果决的脸庞。他已非昔日那
一场敷衍的拼凑与三观的崩塌
熟悉的斯蒂芬金式作品的感觉
抵达
最酷的黑珍珠号
看完整理
一次失败的现代主义演习
《叔嫂不是标签,是叙事的推动力》
值得每一位30+女性看
《Joker:Folie à Deux》
理想主义者的挽歌
开播即爆的《一路繁花2》做对了什么
資本主義與男性尊嚴
我不愿意像老鼠一样躲躲藏藏,我想在大街上正大光明的牵起你的手
萌得抓心挠肺满地打滚哦呵呵呵呵……
爱情变形记
一个时代的突破总是有几个天赋异禀的领军人物异军突起!
火烧天堂镇|影帝飙车,燃烧你的肾上腺
龙与虎
矛与盾
